0

手机版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

如果总感觉饿,就要警惕5种病

时间:2022-11-15 | 来源:严济堂/宝哥说健康 | 浏览:(913) | 举报

正常情况下,规律摄入一日三餐的人,每3~5个小时感到饥饿是合理的。但饮食、疾病、情绪等因素,会缩短这个时长,或伪装出“饥饿”的感觉。

临床中,常让人感觉饿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、十二指肠溃疡

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处于高胃酸状态,进食后食物消化得快,是患者易饿的原因之一。而且,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表现是饥饿痛,患者对饿的感受很强烈。但患该病的人又不能饮食过饱,否则会刺激胃窦,造成胃酸分泌增加,影响溃疡的愈合。

2、糖尿病

对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,早期最明显的症状并非“三多一少”,而是难忍的“饥饿感”。这是因为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,血糖虽然高,但器官、组织无法有效利用,就会向大脑发出“血糖不足”的错误信号,大脑便会发出饥饿感,催促患者进食;患者的机体可能也习惯了高血糖状态,血糖稍有下降就会感到饥饿。部分患者的饮食控制过于严格,摄入的热量不足,也会产生饥饿感。

3、甲状腺功能亢进(简称“甲亢”)

由于甲状腺过度活跃,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,会消耗更多热量,因此,即使甲亢患者吃得比正常人多,也总觉得饿,体重也会下降。除了饥饿外,甲亢患者常伴有怕热、出汗、心悸、兴奋等其他症状。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甲亢,最好去检测甲状腺激素、促甲状腺激素水平,一经确认则需遵医嘱治疗。


4、下丘脑受损

下丘脑有两个不同区域,分别控制饱足感、摄食。当下丘脑出现功能受损时,比如肿瘤、头部外伤,饱足感调节区出现障碍,患者便可能时常觉得饥饿,从而过量饮食,造成下丘脑性肥胖。

5、感染肠道寄生虫

按时吃饭后仍感到饥饿,也可能是蛔虫、蛲虫、或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迹象。寄生虫会夺走体内的必需营养素,让人比平时更容易感到饥饿。尽管吃得比平时多,体重仍可能减轻。


总之,如果经常感觉饥饿,吃得多体重没增加反而在减轻,最好及时就医,排查疾病风险

热门评论
是否显示
温馨提示
提交 取消